使用 Anki 构建习惯

我很喜欢看 James Clear 的 The 3-2-1 Newsletter 和 Happy Xiao 的《可乐周报》。它们都试图用很短的篇幅讲清楚一个富有洞察力的点。比如 Happy Xiao 在《我的数字极简主义》中提到他的一些做法: 硬件方面: 晚饭后不看手机与电脑,不看电视(争取中) 睡前通过 Kindle 看电子书,手机不带入卧室 我采取这些行动的目的都一样,就是从客观上减少数字干扰,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并留出更多时间给自己和家人。 这些做法并不新鲜,我很早就看过,但是重新看到时还是觉得很认同。不过,仅仅认同足够吗?我仍然每天晚上刷手机入睡。Ken Blanchard 提到:“Learning is defined as a change in behavior. You haven’t learned a thing until you take action and use it.” 只有让你改变行为的,才能称之为学习。如果你没有采取行动来应用它,你就没学会它。 为了将这些理念应用到生活中,我认为应该有足够多的重复(让这个 idea 浮现在你脑海)和检验(你有按这个做吗?)。这种方法与使用 间隔重复 来记忆事情似乎没有本质不同。于是我想:也许可以用间隔重复来构建习惯。 我尝试用 Anki 构建一个新的卡片类型,它的正面是这样的: 反面是这样的: 录入的表单则是这样的: 这样能把 Anki 变成一个导师。这个导师叫作「理想的自己」。它会每隔一段时间来提醒你:“你成为了想成为的人了吗?” 如果你也想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安装 Anki,下载这个 APKG 文件,在 Anki 的菜单 File => Import 中导入它。导入完成后,Anki 中会多出一个名为 Inspiring 的 Note Type,你可以用它来创建卡片。

January 8, 2024

最重要的育儿技巧

这个 TED 演讲太棒了,我连续看了两次。Becky Kennedy 的感染力极强。她认为的「最重要的育儿技巧」,是善于修复与孩子的关系。用一个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例子: 某天傍晚 Becky 在做晚餐,做完时已经非常疲累。她的儿子走进厨房看到餐桌上的饭菜后,发了句牢骚「又是鸡肉!太讨厌了」。Becky 听了很火大,对她儿子吼道「你有病吗?能不能感谢下老妈的辛勤劳动?」儿子很难受,回了句「我讨厌你!」,然后跑回房间重重摔上门。 (按中文习惯做了少量调整) 结合这个案例,Becky 开始了她的讲述。她说到:没有家长是完美的。养育小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伤害。但伤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及时去修复关系,去跟孩子承认:爸爸妈妈也有做得不对的时候,但我们仍然爱你。 要注意的是,修复(repair)并不等同于道歉(apology)。很多家长做了道歉,但目的是为了让事情翻篇;这并没有起到修复作用,比如: Hey, I’m sorry I yelled. Can we move on now? 抱歉,刚才我吼了你。我们现在能翻篇了吗? 而修复的关键,并不是让这件事情马上过去,而是开启一个彼此敞开心扉的过程,达到互相理解和谅解。 修复的难度在于, 你需要与自己和解。要把自己是怎样的人(identity)和做了什么事情(behavior)分隔开。虽然你不理智地吼了孩子(behavior),但是打心底你是一个好的家长(identity),这很重要。不要沉溺于自责,而是把节省下来的精心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修复关系)。 跟孩子一起修复。作为孩子的控制者多年,这可能要克服心理障碍。 三个要点是:描述发生了什么;承担责任;约定好下次应该怎么做。比如: Hey, I keep thinking about what happened the other night in the kitchen. I’m sorry I yelled. I’m sure that felt scary. And it wasn’t your fault. I’m working on staying calm, even when I’m frustrated. 嘿,我一直在想那天晚上在厨房发生的事情。很抱歉我大喊大叫。我肯定那感觉很可怕。这不是你的错。即使在我沮丧的时候,我也在努力保持冷静。 但很多人的修复是这样的: Hey I’m sorry I yelled you in the kitchen, but if you wouldn’t have complained about dinner, it wouldn’t have happened....

January 7, 2024

阅读《呼吸》

《呼吸》是美籍华裔作家特德·姜 (Ted Chiang) 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他较为让国内读者熟知的作品是改篇成电影的《你一生的故事》。他虽然是科幻作家,但是作品却并不是那么地「硬科幻」,而是将科幻背景作为工具,阐释他对技术、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呼吸》中收录了 9 个小故事。我最喜欢的是《双面真相》这篇。在这个世界中研发出了一种系统,它可以将人眼所见的画面长期录制起来。它使人们不再需要记忆,而是随时可以唤起软件来回看以前的经历。 特德·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一些有很趣的话题。假如人们不再会失忆,那童年回忆会变成怎样呢?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个生日是在四岁时:我记得自己吹熄了蛋糕上的蜡烛,撕开礼物包装纸时还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当时没有视频记录,只有一些与我记忆相符的照片放在家庭相册里。但事实上,我怀疑自己根本不记得生日当天的情形,更像是我第一次看到照片之后,逐渐构造出那份记忆,我将想象中应该在那一天获得的情感逐渐填充到记忆中,反复回忆一个个瞬间,一点一滴地创造出属于我自己的幸福回忆。 我的另一份儿时记忆是我在客厅的地毯上,推着玩具车四处走动,我奶奶在缝纫机上忙活,偶尔转过身朝我亲切地微笑。那个时刻并没有被照片记录下来,所以我知道这份记忆只属于我自己,迷人而又美好。我真想观看那个午后的视频记录吗?不,绝不。 关于真相在自传中扮演的角色,评论家罗伊·帕斯卡写道:“一方面是事实的真相,另一方面是作家感受到的真相,两者在何处相一致不能由外界凭证提前决定。”我们的记忆都是私人自传,跟奶奶在一起的那天下午呈现在我记忆中的显著位置,是因为我投入了感情。假如视频记录揭示出奶奶的微笑其实是在敷衍我,她正因为缝纫活计做得不好而感到沮丧,那我会怎样?对我来说,记忆的重要之处在于我从中感受到幸福,我不希望这种幸福受到一丝一毫的剥夺。 在我看来,连续记录我整个童年的视频都是事实真相但缺乏感情,因为镜头无法捕捉事件中蕴含的情感维度。在镜头中,和奶奶在一起的那个下午和其他一百个下午毫无分别。假如我成长过程中看到的都是那样的视频,我绝不会对任何特殊日子注入更多情感,因为那里面没有可以聚集怀旧情绪的内核。 对于冲突和关系修复,又会有什么影响? 对于我们理想化的崇高自我而言,“冰释前嫌”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一个说法。可是在实际的自我那里,原谅和遗忘这两种行为却不那么直截了当。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必须忘记一些事情才能够原谅。只有不再经历最初的伤痛,我们才更容易原谅,这又反过来使得伤痛更容易被遗忘。这个过程反复进行,正是这种心理学反馈回路让最初恼人的冒犯在事后回想中变得可以原谅。 我所畏惧的是“会忆”将阻止这种反馈回路的运转。永久记录的视频中每一个冒犯的细节都清晰可辨,这就会阻止一个人变得心软,而这正是开始原谅的必要条件。我回想起埃丽卡·迈耶斯曾说“会忆”无法伤害牢固的婚姻。她的主张中有一个不明确的言论,即怎样才算得上牢固的婚姻。假如某人的婚姻建立在遗忘这一基础之上——虽然这听上去有些讽刺,磨刀石公司有何权力将其动摇呢? 这个问题不只局限在婚姻上,还有建立在“冰释前嫌”之上的各种关系。我的女儿总是固执己见,小时候就不服管教,少女时期就开始公然向我挑衅了。十多岁以后,她跟我有过许多次激烈的争吵,但是大多数争吵我们都已经抛在脑后,如今我们的关系相当融洽。假如拥有“会忆”,我们还会跟对方说话吗? 对新技术的思考: 经历组成人生。我们的记忆并非生命中每时每刻的客观积累,而是根据特定时刻编排的故事。即使跟别人一起经历某件事,我们构造的记忆也绝不会相同:因为个性差异,我们每个人选择特定时刻的标准不同。我们各自注意到吸引我们的细节,并记住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由此构造的记忆再反过来塑造我们的人格。 但是,我也感到疑惑。如果每个人都记住所有的一切,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否会被抹除?关于自我的感觉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对我而言,既然未经剪辑的监控录像无法被称为故事片,那么,全方位的视频记录也不能算是记忆。 当了爹之后,我开始产生一个类似的念头:想给女儿拍多一些视频,想让她长大后可以知道,自己是如何成为这样的人的。看完这篇小说后,我也在思考:让娃在我选择的、有倾向性的视频中理解她的过往,还是用古老的记忆机制来构建对自己的理解更好?亦或这两种方式可以兼容?我想我应该没有足够的智慧去搞清楚。

January 7, 2024

阅读 How to Pick a Career

Tim Urban 几年前在博客 Wait But Why 上发表过一篇长文:How to Pick a Career (That Actually Fits You),内容非常地精彩。他并没有告诉你应该选择什么职业,但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框架,让你通过了解自己从而挖掘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 它很长,阅读起来可能要一两小时。谢熊猫群有一篇 中文翻译 翻得很不错。 这里将此方法论总结为这几步: 认清自己的欲望 为欲望排序 找到符合此欲望的工作 为之努力,使其成为你的工作 认清自己的欲望 文章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篇幅在讲这一点。 作者把欲望切分成了五类,并详细描述了每一类欲望是怎样的: 图片来自「谢熊猫君」 人们对自己的欲望往往没有很深的认知。每天驱使我们做出各种行为的,是藏在动物脑中的各种激素,而不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这个欲望八爪鱼提供了一个地图,让你可以根据它列举的欲望一个个地剖析自己。 Tim 给出了一个思维过程,叫作「欲望的审讯室」。这个审讯室用来将欲望一个个拉进来审问: 我有这个欲望吗? 这个欲望对我来说多重要? 它真的是我想要的,还是别人强行植入的(比如我的家长)? 反过来讲,我真的没有这个欲望吗,还是别人要求我不能有这个欲望? Tim 说: 你是唯一一个有资格来决定你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的人。 如果你认为某个欲望很重要,但是你并没有真的在为它做什么的话,那说明这个事情对你来说可能没那么重要。 剖析欲望的过程很难,但它是必须的。只有认清自己,才能真的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路径。 为欲望排序 和欲望本身同样重要的是它们的优先级。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去满足所有的欲望,因此应该优先满足对自己而言「重要」的欲望。「重要」不一定指它在物质上能给的回报大,但它一定是能让你内心更加充盈的事情。Tim 做了一个欲望的书架: 图片来自「谢熊猫君」 最显眼的是 “最特别的没有商量余地碗”(最特碗)。最特碗表达了一个核心思想:一定要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但人的兴趣、精力和外界条件会变,最特碗的内容在一段时间后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你可以调整它,但一旦要让这个调整是深思熟虑的。如果你没有为最特碗中的事情付出过时间,那可能你内心并不认为它是最重要的。 最上层架子的位置,是能够驱动你的职业选择的欲望。这些是在最特碗得到足够精力后,可以发展的内容。 欲望书架本质上也是一种地图。人很难一直保持清醒,思绪被冲散时拿起欲望书架,可以帮助回忆起什么是最重要的。 找到符合此欲望的工作 文章剖析了不同职业路径的确定性: 传统职业(如医生、律师)是比较可预见的,按着设定的路径走往往能稳定成功 不那么传统的职业(如艺术、创业)则没有太可预见的路径,但它的选项丰富,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技能点要求,往往能在其中找到适合你的 但并没有过多阐释如何找到符合的工作。 我认识一些可行的路径有: 通过内容平台去了解: 比如 YouTube 上很火的一类内容是「a day of …」,比如软件开发工程师的一天、飞行员的一天、护士的一天等等。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视频平台也常常会推荐一些日常接触不到的生活方式。 通过招聘平台去了解: 招聘平台上给出的各种岗位描述,可以扩宽对各式工作的了解 通过纪录片、人物传记等 为之努力,使其成为你的工作 这一块的内容,可以用这张图概括: 图片来自「谢熊猫君」 总地来说: 世界是不停变化的,我们只能不停学习、反思、调整 了解你真实的长度和弱点,选择扬长避短的事情去做 磨炼韧性、决心和耐心,坚持去做 后记 Tim Urban 的文采非常好,能将一个点子用 7 岁小孩能听懂的话掰碎了讲出来。如果你还没看过原文,仍然推荐你去看看,有些观点只有在原文中演绎过才会显得深刻、有说服力,而这里的概括丢失了这部分精彩。...

December 25, 2023

MobX 另人失望

看到 推上 有个老外讲述他如何用 MobX 来解耦业务逻辑和 UI 逻辑时,我被这个理念吸引住了,也决定引入 MobX 一试。业务逻辑被隔离出来后,代码逻辑变清晰了;MobX 也让我可以把 React 的 immutable 理念抛诸脑后,写代码起来也轻松了很多。 但我深度使用时,发现 MobX 时常有反直觉的不刷新问题。 比如有这么一个 CheckboxList 组件,它的功能是展示多个复选框,允许用户选中多个: 用这份代码实现: import { Checkbox, Flex } from '@mantine/core'; import { observer } from 'mobx-react-lite';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type Props = { data: string[]; selectedItems: string[]; setSelectedItems: (items: string[]) => void; }; const CheckboxList = observer(({ data, selectedItems, setSelectedItems }: Props) => { return ( <Flex gap="sm"> {data.map((item) => ( <Checkbox key={item} label={item} checked={selectedItems....

December 8, 2023

LLM 辅助记笔记

在最近对 ChatGPT 和 GitHub Copilot 的使用中,我越发觉得 LLM 非常适合用来辅助做笔记。 一个例子 我在学习一个知识点:在 React 中,如何将一个组件(而不是用其生成的节点)作为 prop 传给另外一个组件。 这个能力可以使组件更动态化。比如在下面的例子中,想通过传入参数来决定 title 是被一个 <h2>、<h3> 甚至是被非 HTML tag 的组件包裹: type Props = { title: string; children: React.ReactNode; } const Post = ({ title, children }: Props) => { return ( <div> <h1>{title}</h1> {children} </div> ); } 我尝试问了下 ChatGPT。Prompt 为「在 React 中,如何将一个组件(而不是用其生成的节点)作为 prop 传给另外一个组件?」ChatGPT 的回答不尽如人意: 在 React 中,你可以将一个组件作为 prop 传递给另一个组件。这通常被称为"组件组合"或"组件嵌套"。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你有两个组件,ParentComponent 和 ChildComponent。你想将 ChildComponent 作为 prop 传递给 ParentComponent。你可以在 ParentComponent 中通过 JSX 将 ChildComponent 插入。下面是一个示例:...

December 7, 2023

学习房地产 - 保经济、房地产、鸡娃与内卷

由于我女儿已经 2 岁,考虑给她一个稳定舒适的环境,我开始看房,并对房地产相关的政治经济话题多了一些关注。发现一个公众号《太阳照常升起》,内容丰富翔实,另我收获很大。这里摘录一些内容。 下面的内容中,放在这样的引用块中的,是该公众号的内容: 一个引用块示例。 其他的内容是我与之相关的感想。 保经济、房地产、鸡娃与内卷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esRu6PCzkKL1Pbv6uHgdyw 学区支撑房价,仿佛就是昨天的事。但大家突然发现,不但学区改革带来房价冲击,索性,连下一代都突然没有了。过去十年,一线房价的运转机制一直是:新人买新房,生儿育女换学区,二胎换大房,最上层的套现。这个机制要能运转的前提是前面两个环节:要有新人能够一直买新房,新人要不断生儿育女去换学区。这个游戏在几年前其实就进行不下去了,只是人们不愿意承认。 刚准备买房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运转机制。我并不看重学区房: 叠加高房价和经济低迷,即使是深圳这种年轻人最多的城市,每年的新生儿出生率也在直线下降。我娃出生的 2021 年,出生率仅有 1.5%,比全面二胎刺激下 2017 年的 2.5% 下降了约 40%。现在的新建的教学楼、新增加的学位,到我娃读书的时候应该空置了许多。 我不认为卷能卷出啥来。未来肯定是有创意的人才会脱颖而出,而不是在同个赛道互相卷的人可以胜出。我更多担心的是,不能指引孩子拥有更多的创造力和商业意识。(我本来就没有。) 我更在乎学校能不能给娃足够丰富的体验。而不是死嗑成绩、升学率。当然现在最好的学校,在丰富体验这块也是普通学校不能比的。 但这并不是我否认作者的观点。也许对过去 10 年,围绕学区来配置房子的确是主流的行为。 我想起本号 2017 年初的一篇文章《拐点来临之前——中国地产经济的内生性矛盾》。2017年中国的房地产周期其实就结束了,那差不多也是二线投资的最后机会,三线及以下基本没有任何投资价值。在此之后,住宅地产市场是一个高位运行的消费品市场,全赖刚需支持。 「高位运行的消费品市场」,这个总结太精练了。在此之前,我只知道有些房子只有居住价值,很难通过买卖增值。但是没有过作者这么精确的总结。一个好的表达会让理解更透彻。 所以,一个是地方财政刚需,一个是房东财富保值增值刚需,这两部分,恰好是最能够影响决策的。问题是,我们肉眼可见,未来十年人口大幅下降,连学校都要大面积过剩。所以,即便“央妈再爱我一次”,恐怕不是最后一次,也是倒数第二次了。然而,即便再来一两次,又真能对多少人有利呢? 于是,网红经济学家着急了,出来讲,人口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没有新人,哪有消费?断章取义的看,这句话是对的。但问题在于,你希望年轻人生育,那就让他们成家立业搬进新房子去呀?让 3.8 亿流动人口能够稳定下来,能够安心生儿育女呀。(《老龄化二百年——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人口问题》)但这时候你愿意吗?你愿意看到中国一线城市像新加坡那样,在你均价 15 万的“豪宅”附近,突然出现均价不到 2 万的“组屋”吗?难道“组屋”就不是住宅,就拉动不了建材、装修、家具、家电? 所以明白为什么是今天这个状况了吗?因为你既要又要,什么都想要。无非就是,把房地产部门的利益让渡出来,把金融部门的利益让渡出来,把房东的利益让渡出来,这个人口负增长的过程,大家就可以更加缓和。但,你们愿意让渡吗? 作者不缺房子,也有学区房,但是他愿意发出这样的呐喊,是个真正关心国计民生的人。如果是我也成了房东,我大概也不希望房价跌。当然我更希望普通人的财富不要大比例被绑架在房子上。 Michael Pettis 和 Matthew C. Klein 认为,在新冠疫情初期,美国采取大规模直接刺激终端消费者(发钱)的政策,导致美国居民侧的资产负债表没有受到冲击,消费能力不降反升。叠加全球供应链停摆,使得全球生产向中国大陆快速集中,因而即便中国大陆采取严格的疫情管理措施,外贸数据仍然十分精彩。 但随着海外疫情管理提前转向,美国刺激政策不可能长期化,因此等到中国大陆疫情管理转向时,迎来了三个外部局面:一是海外需求恢复正常,甚至因为俄乌战争和为了抑制前期刺激所形成通胀的去通胀政策,需求还在减少;二是海外供应链快速恢复,曾经转由中国大陆集中生产的部分开始回流其他国家;三是中美贸易战导致的全球供应链大迁移,更多生产开始发生在中国大陆之外。 以上三点,决定了中国大陆的产能再次处于过剩的境地。这也是当前中国大陆经济不振的主要原因。 当前中国经济低迷的一个解读。 为什么会有内卷呢?因为每个人都在做同样的事。做同样的题,考同样的试,选拔同样水平的人,做同样的工作,生产同样的产品,提供同样的服务。价格屠夫、制造狂魔,好不威风。理论上,我们把这个叫做同质化低水平大规模重复生产,讲简单一点就是“低质量发展”的意思。 内卷的根源在于没有差异化。没有差异化的根源在于我们的精英房东们对未来的认知仍然是鸡娃、刷题、考 985、考公或者出国。不要怪你下一代的生存环境还不如你的小时候,他们未来将要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其实是由每一个你来决定的。 如果我们的房东们不能给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加多样化、差异化的环境,不告诉下一代没有差异、只会刷题就不会有未来,那 AI 替代,指日可待。 虽然我没有在美国呆过,但是可以感受到人家的教育体制、社会环境,是非常支持创新的。相反的,我们的教育在鼓励孩子小小年纪背一堆诗词、鼓励八股文的写作,这实在是很乏味。我希望我娃不会被环境裹挟到需要去卷,去给自己贴上很多头衔和标签,而是可以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June 6, 2023

电子墨水屏治好了我的 LED 综合症

我的工位上摆了两台 27 寸 4K 显示器。它们很大,也很清晰。 作为一个程序员,它们非常适合我:我需要边看文档边写代码,也需要多个屏幕来做日常的繁琐工作。它们是我的得力助手。 但我渐渐发现一些问题。有时晚上下班回家,打开电脑想看电子书时,有一种难以表达的疲劳感:并不是我的脑子很累,而是当我凝视这清晰巨大的屏幕、滚动的 PDF 页面时,我的身体用难以言说的抗拒,告诉我它不喜欢这样。 直到买了一个电子墨水屏设备,我意外地发现用它看书眼睛不累了,身体也不抗拒了。通俗地说,看 LED 屏幕是盯着一块灯块,而墨水屏则是将内容显示在一张像纸一样的材料上,让环境光打到它上面让人看到。墨水屏让我的阅读变得舒适很多,甚至在一块 6 寸的屏幕上看 EPUB 的技术书,也有不错的体验。 最近我又购入了一个 10 寸的墨水屏(文厂 NoteX 2)。试着用它看了半个多小时、近 20 页英文 PDF,不仅身体舒适且速度比在电脑上看快了很多。唯一不方便的地方是输入。如果你喜欢看纸书的方式,可以用笔直接在设备上书写。我喜欢键盘输入,则需要买一个十几块钱的 USB Type-C 转接头,来连接一个外部键盘。它内置的词典软件支持 MDX,可以直接用我最爱的 Longman DOCE5 词典,不需要装额外的词典工具。 文石系统内置的应用做得有点糙,但是这个在网页端互传文件的工具还不错。互传文件时能把我的路由器跑满(30MB/s),还可以管理设备上的文件: 我为这套设备设计了两个工作流: 看电子书:在设备上做高亮和笔记,再定期导回电脑的笔记软件中。 看文章:通过 Instapaper 来看文章。Instapaper 有非常好用的分页功能,把滚动的网页内容,变成可以翻页的书;同时也可以做高亮和笔记(但有额度限制)。工作时如果需要看一个长文章,也用这种方法来看。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January 10, 2023

好故事

昨天听了 BYM 2022 的一期播客:爱是什么?| “现在你没有了宝石也没有了宝剑,我再也不会离开你了”。 最后的 20 分钟里,Brofeng 讲了一个《快乐王子》的故事。故事是关于一只燕子对王子的爱,篇幅很短,但是很美。Brofeng 讲到泣不成声,我也听得很感动。 这引发了我的思考:​这世界上实际上有很多好故事​。我小学的时候看一本 190 页的多啦 A 梦超长篇,觉得故事很紧扣心弦、很动人;再长大几年后,觉得实际上故事很简单,但不妨碍小时候的我觉得很精彩。 人们对故事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现在很多小孩沉迷看短视频,本质上都是一种强烈的对内容的需求。但是很多短视频提供的故事并不够好,也许用这些好的文学作品可以替代掉它们。我相信,对内容质量的需求一样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November 5, 2022

让习惯显而易见

在工作的时候,我有两个 27 寸大屏。 今天碰巧我是这样用两个屏幕的:一个用来写代码,另外一个放了我的 学习计划表: 然后我意外地发现,今天的工作状态不错,且对于技术学习的热情高涨。 这大概是《掌控习惯》书中所说的「让习惯显而易见」,或者是《福格行为模型》中的提示要素。学习计划表给了我要去做技术学习的提示,又激发了我内在对知识的渴求。这使我又延伸出几个 idea: ​期望后面电子墨水大屏的成本降下来​,这样可以用较低的功耗、较小的屏幕(比如 10 寸)、不占用大屏,来实现一样的效果(展示学习计划表)。 ​低成本的方案是,可以把最近要专注学习的东西打印出来,​配合一些桌面支架放在自己可以明显看到的地方。 ​可以将这种技巧拓展到别的场景​。比如可以展示微信读书的书架,这样更有机会把书看完。

October 11, 2022